你是否会有这样的无力感:

设定好的目标永远停留在空想中,想要追求的生活也从来不曾清晰过。
我们明明生活过得很好,为什么总是不开心?
几乎所有的人生困局,往往都源于心智模式的失灵。
著名的哲学家帕斯卡尔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希望幸福,只为幸福活着,不可能希冀不幸。”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这幸福又是通过什么来决定的呢?
我们每个人一生成就的大小,就取决于我们采用什么样的心智模式。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如何,往往会决定我们自身的命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心智模式又叫做心智模型,它是由苏格兰心理学家肯尼斯创造出来的,之后就成为了心理学中常用的一个名词。
心智模式是指深植于我们心中的对待事情惯性的思维模式,它是一种思维定势。
一个人大脑里有着各种各样的心智模式,它们打着家庭、教育和阅历的烙印,构建了你独特的心智系统,最终成为了你身体里“看不见”的操控者。
很多人在人生里迷茫,焦虑,往往是因为他们自带一套限制性的心智系统,所以总是在命运的沉浮中做出错误的选择,采取消极的行动,无法把该做好的事情做成。
这种心智的进化,需要我们不断进行人生探索,在“定位”“认知”和“心境”这三大维度上下功夫。
这三个维度构成了人生的等边三角形,任何一个部分的缺失,都会造成人生的失衡,由此产生的迷惘也就在所难免。
自我定位
人生如果没有方向,就像大海航行,永远无法到达理想的港口。
重构自己的第一步就是“认识自己”,也就是拥有清晰自我定位。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验:为了实现目标,自己付出了极大的努力,却收效甚微,其内在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潜意识中的自我定位与我们的目标不相一致,这种背离极大地削弱和降低了我们的努力和付出。
例如,如果你将自己定位为一名“员工”,那么你的潜意识就会阻止你成为一名管理者,因为它不符合你的定位。
自我定位,就是一个主动设计人生的过程,当我们真正认识到自己内心的需求,我是谁,我想成为谁?就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效率,早日达成目标。
认知优化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异就在于认知,所以要改变自己就得提升认知。
如果你对某些事情缺乏认知,你就没办法挖掘真相,获得自我改变的条件。
好比一些人认为,只要努力工作,每天加班加点去奋斗,美好的生活肯定会如期而至。
然而认知能力强的人,他们的想法就不会停留在这件事的表面。在努力的基础上,还要懂得运用不同的方式,通过各种渠道去深化这种努力,获取变现的资本;根据目标适当调整努力的方向,这样“高品质的勤奋”,才会给自己带来美好的生活。
认知升级没有第二条路,就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式,然后不断的学习,终身学习。
心境重塑
一个人如果内心混乱不安,掌握再多的技能和知识都无济于事。
心境重塑,就是让自己的内心无比强大,情绪稳定,任何时候都不受外界的干扰。
其实,情绪是我们的本能,我们要学会接纳。同时,我们要明白每一种情绪,都是我们内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外在信号,都有其正面的价值和意义。
拿破仑曾说:能控制好自已情绪的人,比能拿得下一座城池的将军更伟大。
我们要学会与情绪相处,探寻情绪的根源,从而去转化它,满足情绪背后的需求。
如果你能够从容地觉察情绪,识别情绪,并且对情绪进行有效的管理,你就能够重建清明的心境,构建出不畏过去,不惧将来的内心秩序,从而让自己安于当下,更从容地做好该做的事情,走好该走的路,向一个明确的方向精进。
这样我们才会更加明确,只有定位上的清晰、认知上的优化和心境上的笃定,才能真正地构建心智系统的成长力。
学习三元思维的一位学员说过,原来我是一个比较好强的人,在工作上,听不了别人的意见反馈,下属都是“敢怒不敢言”,私下没有什么交流,一直以来都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我以为我做的都是对,可那都是我以为......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了三元思维。
三元思维是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的一套思维力课程,从中道文化的角度重新解构30几个人生主题,以标准化的三角形结构帮您解决事业、家庭、个人成长当中的盲点。
所以我在学习过程中,一直在用三角形去看待问题,懂得在适当时候赋能团队,能一跃而起为团队去争分,对团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同时,也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通过三元接受、觉察、清理,让自己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过上美好的生活。
学完三元思维后,明确了自己的定位,学会了倾听他们的心声,处理与下属的关系更加轻松了,整个人也变得开心起来。
或许,我们生活过得不开心,过得并不美满,往往是内心已经陷入一元困境或二元对立,我们要突破这个困局,来到更高的层次——三元平衡,才能真正地拿到更加高效,轻松,富足的结果。